4月上旬,春暖花開,小區里群鳥飛舞,清晨醒來總能聽到鳥兒清脆的歌唱,鳥兒叫鳴聲成了大自然賦予的鬧鈴聲了。恰好這個季節正是鳥兒繁殖的時節。4月的周末一家人經常不在家里,4月7日-9日一家人去杭州了,回來后發現陽臺上多了一個鳥窩,震撼之建設速度,不經意間多了一個鄰居。全家人為之歡呼雀躍,給平靜的生活帶來了一些樂趣。于是我們開始觀察鳥兒了,我跟老婆商量盡量少在陽臺洗刷,讓鳥兒有更好的安全感。我也開始用微博記錄鳥兒的動態,把快樂與驚喜與大家一起分享。


鳥窩筑在花盆和玻璃窗之間,花盆放在陽臺的花架上,上面還有遮雨棚,能遮風擋雨。4月10日發現鳥窩,4月11日鳥兒產下第一個蛋,12日產下第二個拍下了照片,間隔了一天4月14日產下第三個,4月15日產下第四個,到16日,總共產下5枚蛋。5月1日鳥兒孵出了一對,5月2日孵出第二對……這幾天下班后第一時間總是先去看一下鳥兒的狀況。每天看著鳥兒慢慢長大,看著鳥兒喂食過程,用錄像機記錄下來,也發現一些小細節,給生活中多了一種樂趣。
樂趣一、猜猜鳥蛋有幾個?——期待的樂趣
看著鳥巢里鳥蛋不斷增多,兒子很好奇,會不會有一窩的鳥蛋呀,一窩是不是很多呀?總共會有幾個鳥蛋?4月15日,當看到鳥兒產下第四枚蛋時,老婆提議,我們猜猜鳥蛋的個數吧,“猜輸了包干家務活吧”。老婆跟兒子猜了5個,我說會有6個。于是我們開始期待誰會猜中,4月16日,下班回家看了鳥窩,鳥兒已經順利產下第5個,兒子和老婆很高興,說又下了一個蛋了,總數已經5個了。我也很高興,心想明天肯定會再下個蛋,那就6個啦。早晨起來偷偷看了一下,鳥兒在不在窩里,一看還是5個。又觀察了兩天,鳥蛋的數量不再增加了,看來結局已經明朗了,這下可樂壞了老婆和兒子倆人啦!愿賭服輸:“這家務活光榮歸我啦”。
同時微博上粉絲及親朋好友期待鳥媽媽孵出小鳥,樂趣也就在期待中不斷的產生。


樂趣二、查詢鳥媽媽叫什么名字?——探索的樂趣
起初,鳥巢里有鳥蛋后,鳥媽媽時常不在鳥窩,非常的警惕,當我打開陽臺的門時,總是看見不到鳥媽媽的廬山真面目。微博上的粉絲也很想知道鳥媽媽長的什么樣子,有粉絲猜是喜鵲,留言“喜鵲做窩,你家就有喜事了”,4月17日,早晨,悄悄的,透過玻璃看到鳥媽媽了,身體黑黑的,用手機拍下來,看了不像是喜鵲。我也在微博上留言:“見到鳥媽媽了,冒似黑人,不管黑人白人,都將一視同仁,歡迎安家落戶。”


手機拍的不清晰,于是改用單反拍,終于拍到清晰的鳥媽媽了,鳥兒的嘴是黃色的,身體黑色的,心里一愣:“第一感覺是烏鴉”,但感覺又不像。于是對叫什么鳥,我們開始了猜測與探索,于是在百度上搜索了有關鳥的資料。查了喜鵲、老鷹、八哥、再烏鴉的資料等等,完全符合的特征還沒有找到。
為了進一步確定身份,通過查找QQ群,終于找到一個養鳥的群,把照片發上去,馬上得到了回音。一個在上海的群友,說自己家陽臺去年也有類似經歷,下了五個蛋,也浮出鳥來了,她告訴我鳥兒的名字叫烏鶇,是瑞典國鳥。于是再百度一下,特征完全吻合。
樂趣三、微博上帶來的樂趣——記錄的樂趣
第一篇微博發出后,就得到一些粉絲的關注,大家對這件是都是非常的關注。我也在大家的關注中,及時把動態發到微博上與大家共享,下面是我微博上的一些摘錄。
@關耳希之大 :驚喜發現,陽臺什么時候多了一個鳥窩,截止到今天已經產下兩個鳥蛋,鳥巢筑的很精致,不愧為鳥巢…… (4月12日)
關耳希之大 : 見到鳥媽媽了,冒似黑人,不管黑人白人,都將一視同仁,歡迎安家落戶。今天窩里五個鳥蛋了。
@俺的三畝七分田:別是老鷹吧??。?!
@孫新尖-草坪的微博:不是老鷹的,你明天拍大鳥過來,讓我看一下。
@關耳希之大:不是老鷹,可能是八哥,拍了幾天,總算早上拍到了,不清淅,隔著玻璃拍的。 //(4月16日)
@嫣然一笑--yan:回復@關耳希之大:哇!運氣好好??!鳥媽都飛到你家陽臺生仔可以觀察鳥寶貝出生全過程 (4月17日 21:26)
@溫州都市報攝影部:哈哈哈,坐等下蛋,喜悅不斷。
@關耳希之大:有幾天不在家,鳥兒就來安家了!自然界送的樂趣,送的寵物,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焉,哈哈,希望鳥兒能信任我們,和諧相處。
@wz楊沈平:真幸福啊,有這么一段經歷,哈哈 (4月18日 09:08)
為了拍到清晰一些的照片與進一步觀察。5月3日,早上6點不到起來,迫不及待拉開一點點窗簾,打開一點窗戶,搬來椅子疊上小凳,透過小縫,剛好一個鏡頭空間,發現鳥兒在窩里。于是開門想走近鳥巢近看,開門出去,鳥兒蹦跳著出來,飛走,附近雄鳥也在,鳥嘴里銜著一條小蚯蚓,快速從鳥巢前掠過快速,又馬上飛回來,似乎在警告我,不許傷害我的孩子們。雄鳥很有氣勢兩次從鳥巢上方快速掠過。我把陽臺最外窗戶也打開,把旁邊一顆小草輕輕拔掉,回到房間,繼續隱畢,等待大鳥喟小鳥,過了一刻鐘左右,雌鳥叼著蚯蚓從西邊方向飛回,我快速按快門,鳥兒似乎聽到快門聲鳥兒在不斷探尋聲源,四處張望,無果,鳥想:這么些日子了,這家是安全的可靠的,可信賴的,基本上建立和諧共處的環境。


鳥巢里小鳥已迫不及待了 ,伸長脖子,張大嘴巴,喟食開始了,只見一小鳥張開嘴巴,大鳥嫻熟地將蚯蚓塞到小鳥嘴里,這一刻我抓拍到了拍到鳥兒喟食的過程了,在單反上效果不錯。(5月3日06:17)
@也樓黃 : @關耳希之大 今天的都市報,圖片報道了你的那個鳥巢的事情。( 5月3日08:32)
5月3日,隨著小鳥的孵出,關注的人也越來越多,昨天下午都市報的攝影部記者跟我約好來我家拍攝了鳥兒喂小鳥的過程,并刊登在了都市報5月3日第七版上。中午還接到溫州零距離的電話,說要來家里拍攝一下,但由于在樂清這邊上班,要等下班后,而拍攝要中午進行,趕不過去,無奈婉拒了。最后囑咐我拍一些視頻下來,于是我自己用攝像機記錄鳥兒喂食的全過程,后來沒有跟我聯系也就沒有把視頻發給零距離了。
@關耳希之大 : 鳥兒慢慢長大了(5月7日 7:31)
@老農-:看這一窩超級可愛孩子,他爸媽肯定樂壞了,希望升為高級動物的“人們"都能做到不忍心傷到他們...
@關耳希之大:那是,呵護至展翅高飛,博擊長空,算仼務完成
5月15日,幾天沒上傳照片,鳥兒變化很大,過幾天要飛回大自然了。(5月15日07:29 來自iPhone客戶端 )
有一只鳥離開鳥巢,在鳥窩外面了。(5月15日17:37)
現在就是期待鳥兒長大,離開這個窩,展翅高飛,搏擊長空。也希望鳥兒能記得,曾經有這個窩,有這么一家人看著鳥兒們長大。

經過一個多月的親密接觸,鳥兒終于展趐飛翔了,悄悄的飛回屬于她們的大自然了,我們保駕護航的任務也算順利完成了,陽臺上留下一個比之前稍大、更厚實的空的鳥巢,也留給我們許多美好記憶與樂趣。過了有一段時間,我們還真挺想念鳥兒們了。有一天,在客廳我似乎聽悅耳的鳥鳴聲,難道是鳥兒飛回了……我立刻飛奔陽臺,果真看到對面房頂上烏鶇鳥兒在對著我們歌唱,倍感欣慰,原來鳥兒們還在我們的社區生活著。(金洋公司鄭希達)